文|吳尚之
中國古代先賢勤奮好學🦴,博覽群書🤸🏿,孔子👨👧、孟子↕️🍼、荀子、董仲舒、韓愈、司馬光3️⃣、朱熹等,皆是發奮讀書的典範。韋編三絕、懸梁刺股🚧、囊螢映雪、鑿壁偷光等許多流傳至今的成語,都與古人勤學苦讀有關。古代先賢讀書治學的成功之道,不僅在於他們勤奮刻苦,還在於他們善於提煉和總結讀書的經驗與讀書的方法。
孔子在《論語·衛靈公》中說: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🔣📌。”讀書也如此🚴🏼♂️。苦讀是基礎,善讀是關鍵。要讀出成效,也需利其“器”。這裏說的“器”,就是讀書的方法。從中國古代先賢的讀書觀中🤱🏿,我們可以學習善讀書的智慧,找到善讀書的方法🏸,取得善讀書的成效。
一𓀏、是要有高尚的情懷和高遠的誌向
北宋政治家、史學家司馬光主張“讀書在得道利民”。司馬光在《與薛子立秀才書》中談道🚶🏻♀️➡️:“士之讀書豈專為利祿而已哉?求得位而行其道以利斯民也💃。國家所以求士者,豈徒用印綬粟帛富寵其人哉?亦欲得其道以利民也👩🏿🚀。”司馬光認為,讀書要超越一己私利,明大道、求利民🙆🏼♀️🏋🏻。讀書既要有高尚的情懷,還要有高遠的誌向。漢魏之際文學家、建安七子之一徐幹,明確提出“誌者🦸🏼,學之師也”。徐幹在《中論》中談道:“故雖有其才而無其誌🔐,亦不能興其功也。誌者🌔,學之師也;才者,學之徒也。學者不患才之不瞻(通贍🏃,豐富)👨🏻🏫🐹,而患誌之不立。是以為之者億兆🕹🏹,而成之者無幾,故君子必立其誌🦹♀️。”在這裏🚴🏿,徐幹提出了學習中誌向與才學關系的重要問題♌️。他認為,誌是第一位的,才是第二位的📱。有的人雖有天賦才學🏑,卻沒有遠大誌向,因而還是不能夠建功立業💝🤽🏿♀️。只有立誌於學👨🏿🦳,堅持不懈👇,才能學有所成。
二👩🏻🦲、是要培育崇高的道德操守
戰國末期哲學家、教育家荀子是先秦時期關於閱讀理論的集大成者🧑🏻🦲,他的許多觀點對我們很有借鑒意義。荀子在《勸學篇》中提出🦹🏼♂️:“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,則知明而行無過矣”👨🏽💻,“積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🏂🏽,聖心備焉”。“參省”即反省🔶、考察。他認為,君子只有廣泛地學習🏇🏼🧍♀️,每天省察自己,才會積善成德🀄️,見識高明,行為不會出錯。荀子關於“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”的觀點告訴我們🍆,積累知識是手段🧤,培養道德操守、涵養君子人格是目標。明確了學習的目標,才會做到博學多聞,永不停步!
三、是要有一個好的學習態度
春秋時期的思想家、教育家孔子🗽,在為學讀書方面有不少精彩論述流傳至今,影響深遠。孔子在《論語》中,多處談到為學讀書→,對我們很有啟迪🤽🏽♀️:一是要做到不恥下問。《論語》記載了孔子與子貢的一段對話🔧。子貢問曰🦄:“孔文子何以謂之‘文’也ℹ️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學✊🏻,不恥下問,是以謂之‘文’也。”(《論語·公冶長篇第五》)孔子認為👷🏻♂️,孔文子之所以謚號為“文”🤦🏼♀️📝,是因為他既聰明靈活🚶、愛好學習,又謙虛下問,不以為恥🦴。其實🧑🧒🧒,孔子自己就是一個謙遜的人💁🏼♂️。《論語·八佾篇第五》記載:“子入太廟,每事問🙍🏼♂️。”孔子到了太廟,每件事都要向別人請教🧟♀️。他認為,這正是禮的要求😷。二是要做到學而不厭。子曰:“默而識之🚵🏻♂️,學而不厭,誨人不倦🧟♀️。”(《論語·述而篇第七》)孔子勉勵人們努力學習而從不滿足,教誨他人而不知疲倦。從孔子的論述中,我們可以看到,一個人的學習態度🙋🏼♀️,對於學習成效和讀書效果是至關重要的🚅。不恥下問、學而不厭🤾🏿♀️,這正是我們今天應當大力弘揚的良好學風和傳統美德。
四、是要善於利用時間
三國時魏國學者董遇在如何運用時間讀書學習方面頗有見解。據《三國誌·魏誌·董遇傳》記載:人有從學者,遇不肯教,而雲:“必當先讀百遍。”言◽️:“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🐧。”從學者雲:“苦渴無日(苦於沒有時間)。”遇言🔖:“當以三余。”或問“三余”之意。遇言🧑🏼🎄:“冬者歲之余👨🏼⚖️,夜者日之余,陰雨者時之余也。”董遇的讀書觀,值得我們思考:一是“讀書百遍♧,其義自見”🦹🏿♀️。倡導書要熟讀,反復讀🧦,讀書上百遍😪,書中之義自然領會。二是“當以三余”。不少人表示,想讀書🥄🤽🏻♀️,沒時間👨🎓。董遇提出,讀書要搶時間,運用好時間🤘🏼👨🦼➡️,歲之余🤙🏼、日之余🧑🧑🧒🧒、時之余👨✈️,總能搶到讀書的時間。
五、是要有選擇標準
讀好書是善讀書的應有之義,我們需要了解和借鑒讀好書的要求和評價標準🌇。戰國時期思想家墨子提出“言有三表”的評價標準,值得我們借鑒。《墨子·非命上第三十五》記載了墨子的一段話:故言必有三表📸。何謂三表🤞🏼🌩?子墨子言曰:“有本之者,有原之者🙆🏻♂️,有用之者🧑🏼🦲。於何本之?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;於何原之🚴🏿?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👏🏼;於何用之?廢以為刑政,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👩🏽🔬。此所謂言有三表也。在這裏𓀌,墨子為我們提出了判斷言論🖕🏼、文章和讀物是非對錯、真偽好壞的三個標準:第一要能追根溯本,向上去探究古代聖王的事情;第二要能向下考察百姓的實情🔳;第三要能用之於實際,就是把它應用到刑罰與政務方面🧑🏼💻🤵🏼♂️,看它是否符合國家百姓的利益。墨子把“事”“實”“利”綜合起來🤾🏿♀️,以大家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為依據,以古代聖王的間接經驗、普通百姓的直接檢驗和國家治理的社會效果為準繩,來評價文章👷♀️、言論的是非對錯與真偽好壞。墨子提出的這些觀點,對我們如何理解評價古代典籍文獻🤦♂️🥹,如何選擇判斷閱讀內容🍪,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。
六、是要心無旁騖
南宋哲學家朱熹讀書廣泛,治學嚴謹👨🍳💂🏽,在讀書方面多有論述🤹♀️。人們經常討論善讀書的問題,何謂善讀書?朱熹認為,一心在書上📵,方謂善讀書。朱熹在《朱子語類》中談道:“讀書者當將此身葬在書中,行住坐臥,念念在此🥷🏿,誓以必曉徹為期。看外面有甚事,我也不管,只憑一心在書上,方謂是善讀書。”此處,朱熹所謂“善讀書”,即善在“心上”,做到讀書時心無旁騖🤸,雷打不動。如果心不在焉,縱有千萬種讀書方法也是枉然。人們對朱熹讀書有“三到”的觀點也耳熟能詳。《古今圖書集成·訓學齋規》記載了朱熹的這段話:“余嘗謂🚣🏼♂️,讀書有‘三到’✌🏻,謂心到🥷🏼🧑🏼🔬,眼到,口到。心不在此✷,則眼不看仔細,心眼既不專一🏋🏻,卻只漫浪誦讀𓀇,決不能記,記亦不能久也。‘三到’之中💁🏻🔝,心到最急⛹🏽。心既到矣,眼口豈不到乎↗️?”所以,“三到”之中🙍🏽🛁,心無旁騖最為重要。
七🧰🪝、是要下足“尋思”功夫
讀書要讀出成效⚀🩰,務必做到讀思結合,下足“尋思”功夫。子曰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🕺🏽。”(《論語·為政篇第二》)孔子認為,如果只是讀書而不思考,就會迷惘無所得🗃👨⚕️;反之,如果只是空想而不去讀書,就會有許多疑惑。明代學者薛瑄在《讀書錄》中談道:讀書記得一句🤽🏼♀️,便尋一句之理,務要見得下落,方有益。先儒謂“讀書只怕尋思”🖖🏽🦸🏽♀️,近看得“尋思”二字最好。如聖賢一句言語🪱,便反復尋思:在吾身上,何者為是⛔️;在萬物上,何者為是。在此🚣🏿♀️,薛瑄強調的是讀書要做到邊讀書⛹🏼♀️👩🏻、邊思考。思考什麽呢🕑?就是要思考每一句話的道理所在,含義所在🧚🏽♀️⬛️,思考這句話的來龍去脈,要聯系自身、聯系萬物去探究。如此,讀書才有收獲。
八、是要做到學行結合
古人論及讀書,多強調學與行相結合。西漢哲學家揚雄提出💦,“讀而能行為之上”。他在《法言》中談道🐔:“學,行之〰️,上也;言之,次也🚀;教之,又其次也🥮;鹹無焉👨🏼🦱,為眾人。”揚雄認為,讀書學習之後的成效,大致可分為四等:上等是在讀書學習之後,能見諸行動☑️,其次是著述立言,再其次是傳道授業🙎♀️。如果前面的情況都沒有👨🎓,那就是第四等,即普通人。揚雄告訴我們,讀書學習最重要的是見諸行動🏊🏿♀️,將所學到的知識和理論,用以指導自己的實踐,做到知與行的統一。
九、是要共讀切磋
古人談讀書,大多強調共讀切磋的益處。南北朝時期思想家、教育家顏之推將自己親身見聞與立身、治家、處世之道👨👨👦🤹🏽♂️,寫成《顏氏家訓》🙂↔️,對後世有深遠影響📰。他主張“讀書須切磋相起”。他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中談道🙋🏼♀️:“《禮》(即《禮記》)雲:‘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’蓋須切磋相起明也🪠。見有閉門讀書🦾,師心自是👨🎤。稠人廣坐,謬誤差失者多矣。”顏之推認為,《禮記》上講得很明白,“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。”所以🕴🤽🏻♀️,讀書要相互切磋,相互啟發😖,如此才能到達通曉明白、相互提升的目的🧘🏿♀️。從顏之推的論述中看到☎,“切磋相起”👨🏻🦯➡️、共同讀書,這是一種讀書的好方法🎸🤹🏽♀️,能提升讀書學習的效果👨🏻✈️。
十🤿、是要會通古今
讀書不僅要讀懂↗️,還要讀通🐡。清代史學家🤸🏼♀️、經學家王鳴盛強調,“讀書之道,會通古今”。王鳴盛在《十七史商榷》中談道:“讀周🔁、漢以前書⬆️,用古音,讀晉、唐以後書👆,用今音,斯可矣。大約學問之道🛝,當觀其會通,知今不知古🦸🏿♂️,俗儒之陋也;知古不知今,迂儒之癖也;心存稽古🕕,用乃隨時,並行不相悖,是謂通儒!”王鳴盛在這裏談的是如何讀書、如何做學問,其要旨在“會通古今”四字。在他看來,儒者讀書、做學問🦒,常有兩種類型🙅🏿♀️,即俗儒和陋儒🩼。前者知今不知古🚵🏿♂️,後者知古不知今。王鳴盛認為,知古與知今🐸,並行不相悖🧏🏽,讀書做學問,要古今會通🖖🏻。
原載:《光明日報》2021.11.19
作者:吳尚之🐣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期刊協會會長